查看原文
其他

日韩首脑时隔12年重启“穿梭外交”,美日韩“三眼联盟”呼之欲出?

凤凰卫视 2023-05-22

岸田即将访韩 重启日韩“穿梭外交” 
但日韩关系逆转危机依然存在

韩国总统尹锡悦3月份率先访问日本后,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将于5月7日访韩,两国时隔12年重启首脑间穿梭外交。而韩国国内,反对“对日开展屈辱外交”的声音一直不断,岸田访韩期间将连日举行多场抗议集会。同时,岸田这次访韩会否就历史问题道歉,也成为韩日两国媒体关注的焦点。


G7峰会将于5月19日在广岛召开,日本作为轮值主席国已经邀请韩国总统尹锡悦作为嘉宾出席。随着日韩关系回暖,韩国近日重新将日本纳入享受出口手续等简化待遇的“白名单”中,日方也已经为将韩国重新列入“出口白名单”启动相关法律流程。


取消贸易“繁文缛节”,意味着两国始于2018年的贸易争端正在了结。当时,韩国法院出台裁决,要求日本公司向在二战期间在韩强征劳工提供赔偿。此举激怒日本,先于2019年7月对韩国实施三种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后来又把韩国踢出可贸易优惠“白名单”。为此,韩国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并对日本采取对等“除名”行动。两国随后进入“相互伤害”模式。


不过,经历三年多的激烈摩擦,随着韩国在强征劳工赔偿问题上让步,韩日关系近来出现转机。两国领导人实现会晤,韩国撤回在世贸组织提起的申诉,日本则取消半导体材料的出口管制,《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得以恢复,两国还在东京举行商务圆桌会议。



韩国以在历史上作出单边让步的姿态,向美国交“投名状”,顺应美国加强美日韩三边合作、压制美国的地区战略目标的需要,进一步把韩国的利益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从日本的角度看,则是希望实现遏制中国的目标和开拓美国市场。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 吕超:
研究界并不看好韩日经济、军事合作的前景。一是韩日历史积怨没有丝毫缓解。尹锡悦说,“不能接受日本为百年前历史下跪”,结果被韩国国民骂惨了,日本也没有就历史认识问题、独岛争议问题给尹锡悦任何面子。

二是韩日都是出口依赖型国家。无论对于争夺中国市场、美国市场、世界各国市场都是竞争大于合作。高科技产品、汽车等领域的竞争更是你死我活不共戴天。


吕超:三是在军事领域互存戒备。尤其在独岛(竹岛)的领土之争,两国军队经常碰撞火花。有史以来韩日军队间的交流就很少,两军在对朝、对中、对俄的战略很少有契合点,尽管有美军的强行撮合,但韩日很难有实质性的军事合作。韩国外交官经常强调,东亚并不存在韩美日军事同盟,而是有韩美同盟和美日同盟这两个军事同盟,强调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韩日军事同盟。



吕超:由于美国在日本和韩国都有军事基地和驻军,韩日军队都受制于美军,少有自主性,所以会有美国督导下韩日军事合作。而美国为了推行所谓“印太新战略”,拼凑“反华”小圈子;日本为了遏制中国发展,维持自己在亚洲的领先地位;韩国为了经济压制和军事威慑朝鲜,美日韩在军事领域相互勾结,经常举行针对中、俄、朝的联合军演,尤其是在军事情报互换方面有着密切勾结,我们要提高警惕,密切关注美日韩军事勾结的动向。


美日韩军事演习密集上演剑指朝鲜
“三眼联盟”情报共享范围可能扩大至中俄

美日韩三国从4月3日起在韩国济州南部公海实施为期两天的反潜和搜救联合演习,美海军核动力航母“尼米兹”号参演,旨在提升美日韩联合应对“朝鲜日益升级的潜射导弹等水下威胁”的能力。4月14日,第13次美日韩安全会议在美国华盛顿特区举行。三国商定常态化举行反导反潜演习,并重启海上拦截和反海盗演习,此举是为了“遏制朝鲜核和导弹威胁,增进朝鲜半岛和印太地区和平稳定”。


4月17日,美日韩反导联合演习就在韩国东海公海举行,韩军宙斯盾驱逐舰、美军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和日军爱宕级驱逐舰参演。演习中,美日韩三国模拟朝鲜发射弹道导弹的情况,重点演练探测、追踪、共享信息等相关应对流程。



就在上周,美韩两国总统又在华盛顿签署加强两国网络安保合作的文件,构建韩美情报同盟,并商讨日后将日本吸纳进来,组建美日韩“三眼联盟”。主要内容包括遏制网络对手、加强核心基础设施网络安保、共同应对网络犯罪等,其本质是扩大两国情报共享范围。一名韩国总统府人士称,美韩情报共享范围不会仅局限于网络安保领域,很可能扩大到朝鲜乃至俄罗斯等国相关情报领域。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 吕超:
朝鲜核导问题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是日趋紧逼的美韩联合军演对朝鲜造成了生存威胁,朝鲜为了反制美韩的军事威慑才采取了频繁试射各式新式武器以及中远程弹道导弹方法,显示“以强制强”的国防方针。显然,缓和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唯一可行办法就是美韩与朝鲜坐下来,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但是拜登政府却反其道而行之,企图以更大规模的联合军演、动用更多的包括航空母舰、核潜艇和战略轰炸机之类战略武器进入朝鲜半岛,迫使朝鲜屈服,结果就是朝鲜半岛的武装对峙交替升级。



吕超:可以看到美军在朝鲜半岛动用的战略武器规模、常态化的美日韩反导反潜联合军演、咄咄逼人的包括使用核武器在内的“延伸威慑”恐吓、还有组建美日韩军事情报联盟,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解决朝核问题的需要,美国以拼凑亚太军事小同盟的方式,以武力掌控亚太发展方向,剑指中俄,攫取最大利益。如果亚太地区形成新的冷战格局,亚太安全稳定局势将被打破,朝鲜半岛会成为火药桶,不但中国发展受损,日本韩国也会失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美日韩军事同盟的形成发展必成为亚太地区祸根。


美韩大规模高强度“军演链”已然形成
朝鲜洲际导弹扩容 反威慑能力大幅增强


美韩大规模、高强度军演步步紧逼,朝鲜4月份首次试射“火星-18”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并取得成功,该导弹为战略武装力量的未来核心主力手段。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亲自现场指导试射,对结果表示满意,他评价称,“火星-18”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将“大大重组朝鲜的战略遏制力组成部分,快速提升核反击态势的效用性,并变革进攻性军事战略的实用性”。


朝鲜首次对外披露固体燃料导弹研发,是去年12月在西海卫星发射场进行固体燃料火箭点火试验。今年2月,在人民军建军75周年阅兵活动中,疑似固体燃料导弹发射车在“火星-17”发射车队列之后压轴出场,当时官方并未公布导弹的型号名称。


相比此前一些新型武器在阅兵式上首次披露后,间隔数年才进入公开试验阶段,朝鲜固体燃料核载具的研发,从阅兵式“首秀”到成功试射仅隔两个月。这显示出朝鲜“核武库倍增”计划中的载具扩容任务得到迅速推进,完成了金正恩去年12月提出的希望在最短时间内看到“另一种新型战略武器”的要求。韩方担心将完全改变战场的规则,使韩军“杀伤链系统”再无用武之地。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 吕超:
固体推进剂火箭和液体推进剂火箭的主要区别就是:一、发射前准备时间不同:固体火箭发射前准备时间短,液体火箭发射前需要加注,大型火箭的液体推进剂加注时间往往需要长达几天时间,并且还有重大的事故隐患。二是储存周期不同:固体火箭储存周期长,液体火箭储存周期短。无论是作为战术武器的短程导弹还是战略武器的远程弹道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更符合战争需求。


吕超:朝鲜成功试射的“火星-18”新型洲际弹道导弹,因为是固体推进剂导弹,准备时间短,可以即时发射,等于战备上了一个台阶。对此,美日军方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因为朝鲜的中远程导弹实现了常备化,提高了快速反击能力和战略的主动性,增强了实战性,这对于朝鲜的核武器研发意义重大,特别是适用于中短程导弹的列车发射和汽车运输车发射,使其更具机动性,实际上就是针对美日韩的反威慑能力大大增强了。


时隔一年多,金正恩再次对国家宇宙开发局进行视察。4月18日,金正恩携女儿金主爱视察国家宇宙开发局,并指示要如期发射已制作完成的“军事侦察卫星1号”,组建非常设性的卫星发射筹备委员会,推动未来连续部署多颗侦察卫星的计划,增强侦察和情报收集能力。



针对紧张的半岛局势,金正恩强调,美国正在将核航空母舰、核战略轰炸机等大量战略武器调遣至半岛周边地区,几乎是常态化部署,使韩国成为对朝侵略的前哨基地和战争的火药库。朝鲜拥有军事侦察卫星,在压制美韩逐步扩大的军事威胁和挑衅,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具有战略价值和意义,这是朝鲜武装力量强化的先决任务,属国家主权和正当防卫权。



辽宁大学美国与东亚研究院院长 吕超:
军事侦察卫星对于应对美国的核武器的“延伸威慑”显然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早期发现,及时反击美国的核武器袭击。朝鲜的高超音速运载火箭增加了敌对方拦截导弹的难度,而新型固体推进剂洲际弹道导弹、机动的发射火箭列车和发射火箭运载汽车,再到发射侦察卫星,形成了朝鲜军事上完整的反核打击防御链。



吕超:朝鲜发射大型运载火箭是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制裁决议所禁止的,美日韩等国也会在联合国范围内对朝鲜发起激烈批判,朝鲜半岛重回紧张对峙局面,这是国际社会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必须考虑到造成目前朝鲜半岛日趋紧张局势的责任方就是美国、韩国,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稳定,美韩必须拿出诚意和缓和局势的实际行动,以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


主持人卢琛:

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
今晚20:30《今日看世界》

编辑:张筱浛
编导:杨宇飞

今日视频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秦刚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外长会,分别会见拉夫罗夫和苏杰生
·克宫遭袭,俄方称美国是幕后黑手,专家:若是乌方策划袭击可谓“一箭三雕”
·美驻华大使:中美经贸关系十分重要,欢迎中国学生赴美留学丨独家专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